三河口中学座落在三河口街东北角,始建于1958年秋,原址在三河水库中的胡家洼,因建三河水库搬迁到现址,原名麻城县第十三中学。先办小学后初中,1969年至1982年7月办普通高中,原教育组设在学校内,1982年8月至1986年7月办初中,教育组从学校迁出另建,1986年8月创办三河口职业高中,含初中部,1994年7月职高撤并后只办初中,2002年秋季国家和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开始实行“一费制”,撤组并校,原三河口镇教育组和三河口镇中学合并成立三河口中心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64607平方米,校舍总面积22058平方米,校舍为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雄伟壮观的教学大楼可设29个教学班;按二类标准配备了现化生实验室、药品、仪器充足;建有具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功能教室和微机室,宽带数字化网络进校园;学校阅览室长期订阅多种报纸、期刊达80余种,图书室藏书2.7万余册;文体卫器材和其他各种教学仪器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新建的食堂配置了IC卡自动售饭系统;男、女生宿舍楼宽敞明亮;学校与童家河村签订了茶园二十年的承包合同,建起了面积达250亩的师生劳动生产实践基地。
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学生1658人,教职工128人,其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全国模范教师1人,湖北省农村教师1人,黄冈市骨干教师18人,麻城市骨干教师16人,中学高级教师10人,资教教师17人,支教教师4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队伍逐渐形成。
学校始终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教师自己,师生互进”的办学理念;坚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努力构建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名师撑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用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外部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孕育了严谨务实的教风,勤奋向上的学风,文明守纪的校风,从而形成了“勤奋、进取、和谐、致美”的学校精神。
一、规范办学行为,摆正发展方向。
1、巩固“普九”成果,抓实“控流”工作。每期开学初,学校及时召开校委会和班主任会,按照制订的《防流控辍责任状》和《三河口中学未到学生走访实施方案》,划分走访区域,安排教师走访,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让教育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2、减轻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齐课程,向45分钟要效益,向教研教改要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做到“四不”: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不办重点班,不滥订辅导用书和复习资料,不唯主课论、升学论。坚定执行省定作息时间表,坚持上好“两课三操一活动”,保证学生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深入到每个师生的心灵。坚持每期一次学生体检,开展疾病防控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积极预防流行病和青少年常见疾病,使师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依法依规收费,做好行风评议。过去,学校按规定项目和标准依规收费,有收费公示牌和合法收费票据,代收费多退少补,并做到帐据相符。学杂费、住宿费全免后,学校从不乱收一分钱,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让党的惠民政策温暖人心,让贫困生上得起学,有好书读。学校还积极开展行风评议,成立了行风评议专组,多次召开校委会和教职工大会,发挥党支部的先锋堡垒工作和工会的监督功能,宣传教育,自查自纠,督办整改,坚决杜绝违规办学行为和乱收费行为,摆正办学方向。
二、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发展基础。
1、争取项目资金建校舍。学校校舍建设分四个阶段:阶段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为集资办学阶段。当时经过“一无、两有、三新”活动的创建及验收评估,学校课果凳整齐划一,门窗焕然一新,校容校貌得到了改观。1990年和1992年,市、镇两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先后组织学校领导到河南罗山、光山,湖南汩罗等地参观外地建校经验,掀起了集资办学热潮。其间,学校建成了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楼,改写了学校只有平房的历史。第二阶段是1995年至2000年,为“普九”迎检验收阶段。为了迎接1996年湖北省“普九”工作对麻城的检查验收,全市上下再次掀起改善办学条件的热潮,学校完成了男生宿舍楼、女生宿舍楼、综合楼、教工集资楼,栋教学楼加层和第二栋教学楼的建造工程。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2004年,为学校消危阶段。2002年市教育局、公安局联合组织对全市中、小学校舍进行检查,按A、B、C、D等确定危房等级,由省下拨专项资金用于消除学校D级危房,改造C级危房,学校争取省消危资金30余万元建新教学楼。第四阶段2004年以后,“普九”债务逐步化解,学校校舍维修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学校又争取维改资金建设了师生食堂和实验楼。
2、多方筹资搞配套建设。在完成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开源节流,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扶持下,筹措资金完成配套建设。(1)理化生仪器室,实验室定期添制药品、器材。食品充足,达到中学二类实验室的标准,完全能满足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的需要。(2)兴建了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图书室藏书2.7万多册,生均10.1册,各类报纸、期刊80余种,开设的阅览课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3)开通JKU波段的接受系统,建立了校园语音广播系统,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成功安装模式Ⅲ,购置微机50台,开通了宽带网,建立了校园网站,学校的现代化远程教育逐步实现。(4)其他装备。体育器材金额1.2万元,音乐器材0.5万元,美术器材0.2万元,劳动器材0.65万元,医疗器械0.2万元,各类器材配备等符合当时的“普九”达标标准。
3、全方位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始终坚持环境育人,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学校制定有校园美化、绿化的规划、制度,植树栽花、建造亭台楼阁,季季有花香,处处有鸟鸣。文化橱窗内定期宣传师生中的好人好事,弘扬正气。阅报栏内各种报纸向师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内、国际大事的窗口,深入学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路旁、村道有固定标语,教室悬挂有国旗和种种警示语,寝室张贴了名人画像和山水字画,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了师生奋发向上。
三、提高师资素质,加快发展步伐。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班子战斗力。(1)班子成员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持间周一次的政治理论学习,党支部每年收集班子成员学习心得体会100余篇,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提高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2)班子成员分工合作,相互补台不拆台,不内耗,做到大事常商量,要事勤通气,狠事共同上。坚持每周日晚各处室主任碰头会,相互了解情况,协商解决问题,互相理解支持,学会共事,学会合作。另外,积极发挥党支部的保证作用,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民主理校的职能,学校每月财务结算,由校长、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和教工代表参与,阳光操作,保证学校民主理财,校务公开。(3)班子成员争做四个方面的表率,即勤政廉政的表率,遵纪守尖的表率,勇挑重担的表率,科研兴校的表率。中青年领导干部都亲临一线带主课,并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做教改的促进者、领头人,成为教师的楷模。
2、搞好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1)抓师德,实施形象工程。一是抓学习。坚持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同时要求非集中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2小时。通过学时事,促责任感,忧患意识的增强;学理念,促观念更新,素质能力的提高;学法规,促师德行为规范。二是树典型。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模范教师的感人事迹,号召教师以他们为榜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三是建立完善师德档案,定期实行师德师风评议,把评价的结果作为评优、评模、晋级的重要依据,教师的师德师风有了较大的好转。(2)抓学历补偿教育,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函授、电大、自修、远程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获专科学历的50人,本科学历的68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达100%,高学历占总数的53%。(3)抓教学基本功。练好三笔字,提高普通平,熟练电脑操作和课件制作,能讲好示范课,坚持写反思千字文,炼师能,争做名师。(4)重视走出去,请进来。学校经常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如到麻城参加班主任培训,去黄州参加骨干教师培训,赴武汉参加农村教师提高培训。另外,学校定期请黄冈市教科院、麻城市教育局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座,请兄弟学校的教师来校交流工程经验,为此来丰富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的素质。
四、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发展效益。
1、坚持德育为首,增强办学动力。(1)构建德育网络。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学校形成了三条线的教育网络,即校内教育线:党支部——四处一办——班主任——学生;校外家庭教育线:家长委员会——家长——学生;社会教育线:社会教育协会——镇党委、派出所、医院、社会人士等——学生。以校内教育为主,三线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丰富德育内容。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分阶段有重点地实施道德教育,德育内容有: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3)强化德育管理。为了使德育教育长期落到实处,学校修订了《德育工作实施评估方案》、《文明班级评比条件》、《班主任、教师量化评估方案》、《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平时德育工作有检查、有记载、有考核,在评优评模晋级中,向德育工作中成绩突出者倾斜,调动了全体教职工抓德育工作,研究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使学校德育工作呈现新气象、新局面。(4)创新德育方法。一是坚持每周一的全校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要求以歌颂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历史、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的爱国心、自信心、报国心。二是定期开展了以“仪、礼、孝、行”等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三是利用传统节假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三八”女生部举办了“自尊、自爱、自重、自律”为主题女生青春期心理指导讲座,“中秋节”语文组开展了“留守学生给家长一封信”的感恩活动,“国庆节”政教处、团委开展了“爱我中华”歌吟比赛,“元旦”举办迎新大型文艺晚会。上述各种活动,使留守学生得到关爱,问题学生得以改变,部分学生才华得到展示,所有学生深受教育。四是发挥主渠道作用,重视学科德育渗透。各科教学要求设置德育目标,并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五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德育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如,学习十七大精神,带领学生到农村调查,了解农村的巨大变化,体验党的惠民政策的阳光;组织学生观看“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实现太空行走的现场直播。让学生深入领会人力资源强国的深刻内涵;组织学生参观麻城烈士陵园,纪念起义八十周年,用革命先烈忠诚勇毅的精神激励学生发奋读书。
2、常抓教研教改,注入办学活力。(1)严肃考勤管理。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取决于常规过程管理,管理出效果。教师到岗实行“三线”管理,坚持值日领导分片查,教务主任分线查,教务员全面查,通过“三线”督查,迟到早退杜绝了。(2)强化“五认真”工作,坚持“月查月报月结”制度。学校在“三新”、“四严”上下功夫,即新理念、新方法、新规范;严肃考勤、严肃“五认真”纪律,严肃考纪考风,,严肃依实绩考评;备课下真功夫,上课辅导耐心真诚,评价学生真实客观有情味。(3)开展教研教改。学校教研工作在教导处的统一领导下做到了“四到位”:组织到位、制度到位、人员到位、激励到位;做到了“四个结合”:与课改相结合、与本校实际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与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制订了系统的教研计划,开展了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教研活动,发挥教研组在各级各类评选、竞赛活动中的作用。学校还鼓励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撰写论文。每年初三语、数、外三科联赛,学校均取得较好成绩。
3、打造平安校园,消除办学阻力。(1)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学校职责的需要,是人民满意的关键所在。学校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安全工作制度,建立安全预防报告制度与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学校始终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经常召开安全教育专题会。学校联系派出所成功举办了法制安全讲座,用不同类型的案例警示学生,提高安全认识。(2)狠抓安全管理。学校制订落实各项安全管理细则,如《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饮食卫生安全管理制订》、《疾病预防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校内外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法制安全管理制度》等。学校坚持了门卫出入登记和校园巡逻,还定期进行专项整治。要求班主任落实“三个一”活动,即每周一次班干部例会,一次主题班会,一批问题学生的谈话。学校还给每个学生印发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进行安全教育。注重交通安全教育,特别是学生往返途中乘车、乘船的安全,讲明“五不坐”,做到“四统一”,确保了学生人身安全。(3)落实安全责任。学校与各处室和班主任、教师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状》,明确各自的责任。教务处严肃考勤记载,防止因老师空堂、学生未上课而发生的安全事故;政教处维持起床、用餐、就寝、集会、课外活动的秩序,防止打架斗殴伤人事故;总务处定期维修床铺、走廊的栏杆、护手、检查过道、厕所、寝教室的电灯、电线,严把食堂物品进货关,定期检查锅炉使用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勤管处保障茶园基地劳动安全和门店饮水食品安全。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人人管,时时管,处处管”,防事故于未然,无一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减少了不和谐因素,消除了科学办学的阻力,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
在各位校长的领导下,师生员工团结奋进,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教研教改成果辉煌。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青年文明号”、“师德群体创优先进单位”、“麻城市示范学校”、“黄冈市实验教学合格学校”等光荣称号,为三河口镇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